很長時間以來,北漂一族受到媒體的關註。京津冀協同發展,為北漂一族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,北漂們能否到河北尋找事業發展的空間,到毗鄰北京的河北工作生活?近日,本報駐京記者採訪了幾位已在北京打拼多年的老北漂,聆聽了他們的北漂辦公室出租故事,以及他們對河北的感受和期望。
  本報駐京記者usb 慄占勇/文
  杜國新竹售屋旺:在北京沒有歸宿感,求職天津
  杜國旺是一名老北漂了,他的北漂故固態硬碟事里充滿了酸甜苦辣。
  杜國旺的老家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,在內蒙古當過幾年老師,後來改行進入了IT行業。竹北買屋2000年他來到了北京,一直在IT業打拼,中間換過多家公司,也有過創業的打算,最後成為一家IT公司的高管,他的公司向銀行業、政府機關開發過許多應用軟件,他現在一年所繳的個人所得稅就很多。儘管這樣,杜國旺在北京卻找不到歸宿感,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北京人。
  剛到北京的時候,杜國旺屬於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人才,獲得了北京的“綠卡”。當時有了“綠卡”,就意味著將來可以辦北京的戶口。然而,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後,北京的落戶政策變了,一直到現在,他都沒有辦成北京的戶口。“從2011年開始,我就發現,我有一個瓶頸突破不了。無論我怎麼努力,無論我在北京有什麼樣的產業,有什麼樣的實力,我都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北京人,無法融入北京。在北京,房子、車子,我都買了,但這些都無所謂,最關鍵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”,提起自己的北漂故事,杜國旺發出這樣的感嘆。“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在北京讀的。我在北京奮鬥了這麼多年,到了高考的時候,卻不能讓我的孩子在北京參加高考。我曾經在很長的時間里為此奔走呼籲,最後還是不行,我的孩子最後從內蒙古參加高考,考回北京的一所大學”,杜國旺說,“但孩子與他的高中同學沒法比,平時分數比我的孩子差的,考的大學卻比我孩子考的大學好。”
  杜國旺說,孩子高考對他的打擊太大了,讓他有這樣的感覺:“我在這裡打拼了若干年,為這個城市創造了許多的財富,結果創造的財富都沒我的事兒。”“往深里想,這實際上就是戶籍福利的問題。所以我認為,無論天津也好,河北也好,其他什麼地方也好,如果要真正地吸引外地人才,一定要剝離戶籍上的福利。要給大家一個保障:你在這裡奮鬥若干年以後,你有權利享受你奮鬥出來的成果。”
  杜國旺一直認為,北京是一個工作的地方,而不是一個生活的地方,北京的生活成本並不算太高,關鍵是歸宿感。
  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,杜國旺說,“政府做規劃的時候,要把功能區做強、做好,比如一個功能區要做軟件,想吸引人去,想把軟件的相關人才吸引過去,培訓學校等就要配套建立起來。而且,這些人來了以後,要成家,要立業,各種工作生活的配套問題也要就近解決。現在北京就有一些問題,比如丰台科技園區在丰台,很多人在通州居住,在天通苑居住。”
  記者問杜國旺,“你願意到河北工作生活嗎?河北離北京很近。”令記者頗感意外的是,杜國旺不久前已離開北京的公司,他的新公司的所在地位於天津,而不是河北。
  “我原來是北京公司的高管,現在我已經到天津了。我到天津找了一個IT公司,其中有機緣的問題,那個公司在做國產化,我對國產化比較感興趣,另外我認為天津在整體規划上,在功能區規划上比北京好。我在天津公司的年薪比北京還要高。他們缺人,缺像我這種有經驗的人,他們就想辦法挖我。”
  杜國旺說,“就目前來說,我到河北找不到這樣合適的公司。如果我到河北的話,我就要創業了,但是創業一定要有真正的條件。如果我打工,目前在河北境內是沒有這種機會的,比如石家莊有幾家軟件公司,但其交通沒有京津便利。”
  提到北京的就業市場與人才需求,杜國旺說,“北京實際上離不開的是低端就業,而不是高端就業。北京的餐飲業是必須存在的,垃圾清理人員也必須得有;相反,像我們寫代碼、編程序的,留在北京就是創造一點稅收,北京離開我們可以正常運轉。可如果北京沒有開飯店的,沒有賣菜的,就不能正常運轉了。”
  郭華:將來到河北去是有可能的
  郭華的老家在湖北黃岡,他2000年就來到北京了,他在北京開過公司,開過店,現在北京一家設計院工作,做各類規劃、設計,比如環境設計,經常到全國各地跑業務,做項目。
  提起十餘年的北漂生活,郭華說,“我在北京談不上歸宿感。”他在湖南讀完大學後,便來到首都北京打拼,沒有北京戶口,屬於北漂一族。一直到現在,他在北京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,本來前幾年是有機會買房子的,可當時錯過了機會。“我的小孩今年6歲,該上小學了。可是孩子在北京上小學遇到了麻煩。”這幾天,郭華正在為孩子上學的事情奔走,正在深刻地體會到,沒有北京戶口,在北京生活會有多少麻煩。
  記者問郭華,“你對河北的印象如何?你是否考慮過到河北工作生活?”
  郭華說,“河北,比北京、天津的限制要少許多;另一方面,河北離北京、天津的距離也很近。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一體化,將來到河北去是有可能的。”但郭華話鋒一轉,“從目前來講,我到河北工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。從工作環境和人才體系、專業體系來講,河北還不能與北京比。另一方面,我在北京學習進修很方便,如果我想到一個大學繼續學習,在北京就很方便,但河北這種機會就太少了。”
  最令郭華操心的就是孩子的上學問題。“孩子的教育是個大事,因為回老家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了,如果孩子在北京上不了小學,我可能會考慮河北。”
  郭華說,“現在許多北漂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河北上學,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。我看了一個報道說,為什麼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到北京上學,因為北京有211大學20多所,而河北只有一所還在天津,河北孩子學習和競爭的壓力很大”。
  郭華的妻子說,“我和老公都是湖北人,河北對於我們確實特別陌生。老公在北京上班,我得帶著孩子,離開北京確實不方便。但是,如果我們在河北廊坊、保定買了房子,我真的願意到那邊居住,儘管那邊不是我的故鄉,不想這樣一直漂泊下去。”
  郭華和他的妻子都感覺到,北京沒有給他們歸宿感,實際上,這也是千千萬萬個北漂家庭的現狀,北京落戶的門檻越來越高,絕大多數家庭很難落戶北京,可是北京又給了他們就業機會,他們糾結於去與留,糾結著未來。
  北漂已成為北京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。北漂的文化層次不一,從事的行業也不一樣,其中不乏科技北漂、藝術北漂。杜國旺、郭華就屬於科技北漂,許多人有著不菲的收入,卻沒有北京的戶口。這些人往往所學專業比較前沿,在其他地方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。許多北漂歌手、北漂畫家、北漂演員屬於藝術北漂,北京是全國的文化藝術中心,有著很大的藝術消費市場,也有著全國最大的藝術生產群體,而且輻射和影響全國的藝術消費。除了科技北漂、藝術北漂,北京還有大量的其他行業北漂,有的在商場、超市、飯店打工;有的做小本生意;有的開出租車、當保姆、做保安等等。
  賈月雷:我現在的人脈主要在北京
  賈月雷的老家在河北保定,1996年他就到北京打拼了。
  賈月雷現在在北京開著一家燒烤店,一家人都在北京,父母也在北京,孩子今年已6歲了。全家都沒有北京戶口,也沒有在北京買房子。根據北京的規定,在北京社保連續交夠5年才能在北京買房,他的社保中斷過,現在還不夠連續5年。
  賈月雷開的這種燒烤店規模不大,大城市、小城市都有許多這樣的燒烤店,應該說,離開北京,賈月雷也可以到其他城市做燒烤。
  實際上,賈月雷在北京的生活與工作並不順利。他原來的燒烤店挺大的,但是因為那房子是違章建築,給拆了,現在只是一家小的燒烤店。他的孩子6歲了,該上小學了,卻遇到了困難,根據北京最新的規定,孩子在北京上小學,父母要有暫住證、租房合同、工作證明等,他現在正為孩子上小學的事情奔忙。
  有人給賈月雷開玩笑說,“北京這麼逼你,你也不走?”賈月雷說,“走不了啊。我能到哪兒去?我要是換到一個新的環境,許多事情要從零開始。我在北京生活這麼多年了,各種人脈都在北京。”
  賈月雷的觀念在北漂中也有很大的代表性,許多北漂在北京打拼了十幾年,全家人都到北京了,許多親人也到北京了,他們在北京形成各式各樣的人脈圈。
  現在,京津冀一體化成為一個熱詞,北京的許多單位要外遷,許多產業要限制、禁止,而河北要承接許多北京產業,這為北漂一族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。以後,河北與北京的交通更加方便,設計、製造、流通、服務等行業的單位和人才會流向河北,北漂一族會在河北找到更多的就業機會。
  從記者採訪的情況分析,北漂在北京生活有諸多不便:沒有自己的房子,孩子上學不方便;但北京有吸引他們的地方:他們的專業和技能在北京能有用武之地,比如杜國旺是IT公司的高管,除了北京、天津,適合他的公司不多;有的人在北京生活穩定,有了社會關係圈,不願再到陌生的地方打拼了。
  許多北漂表示,他們現在還沒打算到河北打工、創業,主要原因是,他們對河北不熟悉,河北適合他們就業的單位不多,孩子在河北的教育是個問題,河北與北京的就業環境還差許多。不過,不少北漂也表示,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,河北適合他們就業的崗位會越來越多,京津冀的聯繫會更加密切,如果河北能解決北漂的諸多問題,許多北漂會選擇到河北生活的。
  (原標題:北漂一族,你願意“定居”河北嗎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d51pdjo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