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人江森海和尼克畫下了鳥巢、水立方、央視大樓、KTV房,而債務整合朝鮮畫家在此基礎上,畫下他們從未見過的中國人的生活。
  英國人江森海和尼克畫下了鳥巢、水立方、央視大樓、KTV房,而朝鮮畫家在此基礎上,畫下他們從未見過的中國人的生活。這種看似不可能的組合,讓這個藝術試驗極具穿越感,帶有夢幻的色彩汽車借款。而這些非現實主義畫作,對於“社會主義”愛好者江森海說,這才是他的夢想。此時,他已經在中國生活了20年。
  主筆_文濤 記者_郭麗萍 抗癌食物北京報道 攝影_劉浚
  10月北京設計周上,英國《衛報》的記者發591現了江森海(Dominic Johnson Hill)和他的朋友老尼克的作品—美好的未來(The Beautiful Future)。
  作品是這兩位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英國人,請朝鮮畫家創作的8張畫作—讓他們想象中國人的馬爾地夫未來生活。
 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,這些“未來生活” 似乎還停留在1980年代以前,頗有點穿越感:鳥巢前面,穿著綠色裝的民眾們舉著中國國旗歡呼著,後面是兩個工業化煙囪正狂熱地冒煙;同樣是央視大樓,一幅畫里,“大褲衩”高高聳立在金色的麥田裡,蘋果大豐收的農民和軍人們無限崇敬地仰望著這高大的建築。另外一幅則比較有現代感,央視大樓外的三環路上,擠滿了穿綠色裝的人群,友好地跟西方友人打招呼;綠色的水立方前,穿著泳裝的男男女女們身材肉肉。
  很快,這幾幅畫在網絡上瘋傳。有網友說,這真是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與21世紀科技發展的結合體啊!也有網友說,這些畫的是朝鮮夢。
  “其實5年前我們就已經拿到了這些畫,但一直沒有拿出來展示,這次偶爾被媒體發現,沒想到引起這麼大的轟動。”在南鑼鼓巷的一家咖啡廳的露臺上,1米92的江森海說起這些作品,還是按捺不住興奮。江森海在北京經營一家文化衫店,老尼克則做了20年的朝鮮旅游,現在有一家專門做朝鮮旅游的公司。
 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,他和尼克用鉛筆畫了一些草圖,包括鳥巢、水立方、央視大樓等北京地標建築。痴迷社會主義文化的兩人,決定將素材加上一些從網上收集來的照片,轉交給朝鮮繪畫團隊,讓後者進行創作。
  由於體制原因,朝鮮的畫家沒有個體戶這個概念,都是為政府部門工作。這些畫家先是為朝鮮政府提供宣傳畫,後來為平壤的日用品的包裝,比如啤酒、煙、食品等做設計。
  除了知道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外,這些朝鮮畫家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。江森海說,“我們和畫家本人的交流極少,包括創意的溝通、報酬談判等,都是通過主管部門。”
  對於朝鮮藝術家來說,這是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。“他們那裡沒有多少國外的活兒,應該是頭一遭吧。” 一幅畫大概300歐元,錢是交給管理部門的,至於藝術家能否提成,江森海和尼克也不知道。
  江森海和尼克為朝鮮畫家留下了充分的創作空間。比如央視那兩幅畫,草圖只有央視大樓和一條空蕩盪的三環路。朝鮮藝術家加進去了長城、工廠、田野,並且在三環路上全畫滿了人,還在一輛小轎車邊上加上了兩個外國人。
  還有那幅寫字樓辦公平臺的畫,草圖是尼克花一分鐘畫出來的,就是中國大部分寫字樓里的場景,分了幾個模塊。朝鮮畫家在這基礎上添加了很多人物,有穿軍裝的,有舉著紅旗揮舞的,還有拿著攝像機拍攝的。
  “我們猜想他們會不會把北京畫成1960年代的樣子。”江森海說。
  這個猜想最後成為現實。2008年之前,朝鮮畫家的作品陸陸續續被帶回了中國。每次有人從朝鮮帶回完成的畫作,江森海和尼克都像打開聖誕節禮物那樣驚喜。“我靠,太牛了!”
  痴迷“社會主義”文化
  這一系列作品曝光後,網友有了各種解讀,甚至有人說這倆老外“別有用心”。但是,目前還沒有任何朝鮮外交人員找他們聊這些畫。
  “我正在等他們呢,”江森海擠眼一笑,“我們的想法其實特別簡單,沒有任何政治意圖呢!”他表示,不會考慮把作品商業化,“讓更多人分享我們的理念,而不是讓更多人買。”接下來他們計劃在上海和香港巡迴展出。
  江森海在2005年和2011年兩次去了朝鮮。第一次去朝鮮的時候,朝鮮政府要宣傳該國的旅游項目,到中國做推廣,邀請部分中國人去,受邀者只用出機票錢,其餘費用由朝鮮方面承擔。
  “我想去看他們的阿裡郎。於是去朝鮮大使館申請,人家同意了。”江帶著老婆和孩子去了。能去朝鮮的西方人很少,朝鮮人更難得見到那麼小的老外,“非常喜歡,到哪兒都有人過來看,把我孩子當成洋娃娃玩兒。”
  江森海非常喜歡朝鮮那些社會主義味道濃厚的宣傳畫,買過30多件朝鮮藝術家的作品,這也讓他和尼克萌發請朝鮮畫家創作“中國未來”的創意。
  而這些都基於江森海和尼克都喜歡“社會主義”這個概念,他們把這種想法融入到了“美好的未來”這個系列作品中。 “我們的下一步,可能會做美國和英國,想象它們的socialist future(社會主義未來)。”
  今年9月份,江海森和52歲的尼克去了一趟烏茲別克斯坦,目的也是去那邊找一些社會主義主題的靈感。江在一個多星期里拍了很多前蘇聯的建築。“社會主義的概念, it’s so beautiful(太美好了)。”江森海說。
  江森海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英國保守黨成員。“小時候還經常要幫媽媽上街去發競選的海報。社會主義在他家是禁忌,等於罵人的話。”也許是出於叛逆的性格。他本人卻對此發生了興趣。
  不過,他也認為社會主義理想和現實有落差。“也許在現實中(有些理想)是不可能實現的,所以我才通過藝術的方式去展現這個夢想。”
  南鑼鼓巷開發時,第一家創意店就是江森海開的。他還聯合別的老闆給街道寫過商業開發的建議書,建議多開原創的店鋪。“年輕人可以到這裡來兜售和購買創意產品,這也是我對南鑼的夢想。”其實有一段時間,他的南鑼夢幾近實現。2008年的時候,南鑼還是以創意店為主,成了京城的文化地標之一。但後來房租上去了,大多數玩兒創意的人,“玩兒生意方面就差了些,漸漸被擠跑了。”
  用江的話說,現在南鑼已經變成了小吃一條街。“市場經濟嘛,人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,商家會去迎合客戶的需求。”江嘆了一口氣。
  幫他看店基本都是退休的阿姨,以前住大雜院的鄰居。江和她們經常聊起啥是社會主義,阿姨們會感慨,過去家裡都不鎖門,大家都是為國家考慮,不像現在的人那麼自私。
  江森海在居委會兼職,一喊就去,包括學雷鋒活動等。“我是一個好鄰居。”他最近還代表東城區參與了中國夢的討論,去小湯山參加了兩天的培訓。
  他17歲離開英國當背包客,最後選擇了定居中國。“作為一個英國人,客觀上講我實現了一個典型的美國夢:移民到一個陌生的國家,創業生活。”
  江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做夢者,那些畫才是他的夢想。“我受教育程度低,英文和中文都沒那麼好。很多社會問題,我根本回答不了。”
  “你的中國夢是什麼?”《南都周刊》記者問。
  江森海說,他無法用言語表達。“可能在我那幾幅畫里就實現了。”
  “中國夢”
  江森海沒有讀完高中。
  這不是因為他家窮,相反,他出身於一個有貴族血統的家庭。他的祖輩曾是英王的御醫,Johnson-Hill亦成了貴族名。“但現在早就沒落了。”
  江森海最看不慣父親的是,本來沒那麼富裕了,還一定要保持貴族範兒。他家在倫敦南部的富人區有一個大莊園,有僕人,如果要從一頭走到那頭要幾十分鐘。“我後來才知道,這根本不是我家的莊園,是父親租的,太能裝了。”
  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,除了他,全家都有體面的工作。從高中輟學後,他決心掙一筆旅行的費用出國。“所有的漂泊,就是為了不回英國。”
  他1993年到中國的時候,第一站投奔的是在青島做煙草生意的大哥。向大哥借了300元後,他一個人跑到了北京。他用100美金在大鐘寺租了一個小房間,房東還管一天三頓飯。
  那個時候的中國人,看到老外還很新鮮。他第一天起床時,看見房東夫妻倆站在他床邊盯著他睡覺。“還看著我吃飯,感嘆‘原來老外也這麼吃飯’!”那時他的中國朋友,叫他“江同志”。
  剛來中國時,江海森一句中文都不會。“買東西也得換外匯券,還有啊,去故宮,中國人50元,老外得150元。”他一度萌生去意。
  讓他留下來的原因之一是北京太好找工作了。當時三里屯已經有了酒吧,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會去那兒。隨便碰到一個就能聊上份兒工作。“比如一個大胖子,聊幾句就知道他是一個大公司的CEO,然後就得到一個給他助理教英文的機會。”
  1996年,他開始創業,開了一家市場調研公司,在全國找了100多個兼職員工。“那時候一個月能掙一兩萬美金。”掙了錢之後,他關掉公司,開始在全國旅游,每個月就打三四天工,剩下的時間都給了旅行。
  回到北京後,他結識了一些藝術家,一起住在圓明園的藝術村,後來接觸了朋克搖滾圈,跟竇唯等歌手成了好朋友,再後來認識作家棉棉,“我終於找到了我喜歡的圈子和人。”
  1998年時,棉棉在北京做一些電子音樂的派對,那時江森海也混音樂圈,就這麼認識了。2000年倆人到上海生活,結婚生子。但有了孩子以後第二年就離婚了。
  現在朋友口中的“老江”,已經有了4個閨女,分別是13歲、8歲、6歲和3歲半。老大姓王,老二姓徐,老三姓趙,最小的老四姓張。
  老大是和前妻棉棉生的,英國籍;老二和老三是和現在的加拿大籍妻子勞拉生的,都有英國和加拿大的雙重國籍;老四是從湖北領養的,剛換成了英國國籍。
  這個小兒子一直在給他的貴族老爹送上意外。他家原本是純正的英國血統,“就是英格蘭人,連蘇格蘭、愛爾蘭的血統沒有。突然到了我這裡,孫女里不但有混血兒,還有純正的中國人。我跟我父親逗貧,說再過幾年,我的老四跟一個中國人結婚,你這 Johnson Hill 家族的高貴血統就完全變成漢族了。”
  夫人勞拉是標準白領。但江表示,他是決不會去大公司上班的。“大公司的文化太可怕了。比如每天坐2小時地鐵到上地的聯想公司,加班到11點,這叫什麼生活。不乾。”
  比他大6歲的大哥以前很擔心他。現在也理解了。“不過大哥還是無法深入我的內心,我玩的這些創意他是不懂的。”但四十不惑的江森海,畢竟是4個閨女的父親了,他也希望給孩子們安定富足的生活。
  4年前,他和妻子在和平里買了一套房子。“現在價格翻了一倍,很開心,這也算是我的中國夢吧。”
 
(編輯:SN05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d51pdjo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